Posted in: Japan, Life

在日本的第13个月:给小棉袄申请家族签证(在留资格)

上个月喜获小棉袄一枚,自己也转身为奶爸,忙了起来,拖到现在才做记录。

由于日本不是遵循属地政策的国家,父母都是外国籍的小孩在日本出生,只能跟随父母的国籍,作为外国人居住在日本。于是就会增加许多手续。

Posted in: News

韩国游客取代中国成为日本的入国主力军

日本于 2022 年 10 月 11 日开始彻底放开边境管制,外国人只需凭疫苗接种证明或者 72 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即可入境,在入境机场也无需测核酸,更无需隔离,也取消了入境人数的限制。此举明显是为了提振旅游业。从 2020 年初疫情爆发以来,日本已经接近三年外国游客接近零,再不放开大家都得失业。

因此,2022 年 11 月是疫情之后第一个完整的完全无国际旅游限制的月份。官方会在每月 15 日左右公布上一个月份的外国籍入国人数统计。12月15日,入国管理局公布了 11 月份的数据。因此可以对比一下 2022 年 11 月和疫情之前 2019 年 11 月的统计数据了。

Posted in: Language, PC/macOS, Python

日中差异汉字词汇大全:挖掘 macOS 中的词典

中日差异的汉字词这篇文章里面我零星地列了一些词。后来想到。现在 macOS 也早就内置中日词典了,能否把里面的数据提取出来呢?试了一下真的成功了。一共 581 个单词。

从文言文的“古今异义”想到的

以前在学文言文时最常考的一个内容就是“古今异义”,可分为三类:

  • 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例如: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河”在古文中专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 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
  • 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例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由于日语的大部分汉字词都是来自古代汉语,因此从日->中的角度来看也有这三种变化。

Posted in: Japan, Life

日本生活之信用卡💳

缘由

在中国用信用卡主要是为了赚取从消费到还款这段时间内的利息差,这是在余额宝当年7.X%收益的背景下,现在是不行了。但日本的存款利息很低,也没有像余额宝那种活期储蓄型理财,因此这招是行不通的。我在日本用信用卡的理由主要是:

  1. 积累金融信用,这对外国人很重要
  2. 返现,比例大约1%~5%。
  3. 部分网站只支持信用卡。
Posted in: Language

用日语把不押韵的古诗变成押韵

押韵的规则:在律诗的第2、4、6、8句(偶数句)句末,及绝句的第2、4句(偶数句)句末一字须押韵。第1句句末则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但是感觉押了更好听)

用现代汉语读很多古诗会不押韵,如果用方言读就有可能押韵。但问题是我老家的方言属于小众方言,资料太少,不一定每个汉字都有对应的读音,事实上很多字的读音自己也不知道。粤语有一些资料,但因为备受打压,讲的人也不多了。相反,日语资料就多了,对每个汉字的读音也有详细的注解。用日语核对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不押韵的诗变得押韵了。

以下举几个例子,左侧为汉语,红字(夜间模式的话是绿色)为不押韵的字,右侧为日语(假名+平文式罗马字)。注意这里把汉语中的iu韵母和ou韵母视为已押韵,例如“楼”和“流”。

首先是绝句(四句话的)。

Posted in: Japan, Life

在日本的第三个月:给妻子换家族签证(线上变更在留资格)

5月30日自己换好工作签证后,下一步就要给妻子换家族签证。这里就有个问题:一般换家族签证都是要自己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纳税证明,才作为提交材料。但要我自己一个人千里迢迢搬迁到 C 城去工作,留妻子一个人在 O 城上学显然不现实,而且马上要交下一学期学费了,成本太贵。所以如何利用最快速度办完家族签证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正好My number card也拿到了,那就试试在线申请。最后一共花费15个工作日,中间补了一次材料。

Posted in: Japan, Life

在日本的第一个月

日语

从入境时与工作人员交谈、到以后生活中的所有办事(区役所、银行、手机、商店、饭店),对方真的只(会)说日语!不要指望自己是外国人就可以获得一些英语服务,没有的,只有日语。但是人真的超级 Nice,我日语讲得不熟练也没事,他们会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解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