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辈人在上小学和中学时互联网还是个稀罕物,所以背古诗只能以教科书为准,久而久之就把它当成了唯一的真理。现在不一样了,可以从网络上查到一些古籍。不知现在的孩子会去查吗?
古籍查询方法
不少古代著名诗人都有自己的“诗集”或者“文集”,相对来说可行度较高。下面列举一些:
我们这一辈人在上小学和中学时互联网还是个稀罕物,所以背古诗只能以教科书为准,久而久之就把它当成了唯一的真理。现在不一样了,可以从网络上查到一些古籍。不知现在的孩子会去查吗?
不少古代著名诗人都有自己的“诗集”或者“文集”,相对来说可行度较高。下面列举一些:
相关文章:
日本学生从中学开始会学习“漢文”,就是中国的文言文,高考也会考。为了未雨绸缪,我就先尝试者自己了解一下。先从简单的古诗(绝句、律诗等)开始吧。
我们知道中国人在念古诗时,就是按照顺序从开头到结尾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至于意思懂不懂先别管,总之先背下来再说(小时候包括我在内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做的)。所以很多人“背”的是汉字的读音排序,而不是诗的意思,书写时就闹出了很多笑话,比如把“他年我若为青帝”(黄巢《题菊花》)写成“他年我若为青地”,把“小荷才露尖尖角”(杨万里《小池》)写成“小河才露尖尖角”。
用日语念古诗虽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用汉字的音读),但是基本上没有人会这么念,因为这像是“小和尚念经”,就算会背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之前那篇文章用日语把不押韵的古诗变成押韵讲的就是音读,仅存在于理论研究中,现实中不会这么念。
押韵的规则:在律诗的第2、4、6、8句(偶数句)句末,及绝句的第2、4句(偶数句)句末一字须押韵。第1句句末则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但是感觉押了更好听)
用现代汉语读很多古诗会不押韵,如果用方言读就有可能押韵。但问题是我老家的方言属于小众方言,资料太少,不一定每个汉字都有对应的读音,事实上很多字的读音自己也不知道。粤语有一些资料,但因为备受打压,讲的人也不多了。相反,日语资料就多了,对每个汉字的读音也有详细的注解。用日语核对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不押韵的诗变得押韵了。
以下举几个例子,左侧为汉语,红字(夜间模式的话是绿色)为不押韵的字,右侧为日语(假名+平文式罗马字)。注意这里把汉语中的iu韵母和ou韵母视为已押韵,例如“楼”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