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喜获小棉袄一枚,自己也转身为奶爸,忙了起来,拖到现在才做记录。
由于日本不是遵循属地政策的国家,父母都是外国籍的小孩在日本出生,只能跟随父母的国籍,作为外国人居住在日本。于是就会增加许多手续。
上个月喜获小棉袄一枚,自己也转身为奶爸,忙了起来,拖到现在才做记录。
由于日本不是遵循属地政策的国家,父母都是外国籍的小孩在日本出生,只能跟随父母的国籍,作为外国人居住在日本。于是就会增加许多手续。
在日本工作除了要交所得税之外还要交住民税。
所得税由国税系统负责,和在中国普通单位上班每个月从工资里面扣除很像(有个名词“源泉征收”说的就是这种事情),而且在年末也有根据你的扣除有所调整。有意思的是调整的幅度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我半年即六个月只交了6700日元(约人民币340元)的税,剩下的全部退还给我了。
第二部分是住民税,交给所居住的地区的。有意思的是它不是马上从工资里扣走,而且在每年的年初对上一年的收入进行核算,然后在六月之后才从工资里按月扣。也就是说上班的第一年是不收住民税的,第二年六月开始收上一年的住民税,以此类推。所以我至今仍未看到自己扣缴过住民税 直到2023年6月才从工资明细单里看到自己的第一笔住民税。
2019年夏天在深圳“市中心”购买了一个小房子🏠,当时是看中该地段来往香港便利,有升值的空间。结果好景不长,七个月后封关了,一封就是三年。听说这个月要重新开关,不知道房子还能升值不。
当时用了组合贷款,公积金利率是3.25%,但由于工作单位民营企业缴存额太少,所以能贷款的总额只有一半,剩下的要商业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5%,即 4.90%*(1+5%)= 5.145% 。
现在看来这个利率是十分高昂的,为什么当时要卯足傻劲买房呢?除了需要结婚之外其实还有个原因是:当时想润香港。如果去香港工作了,在深圳就不能交公积金了(那时还没有个人自由缴纳公积金的政策,必须有工作单位),那我之前在体制内工作三年的公积金余额就要全部泡汤了。不行,必须马上用掉。
最后香港没有润成,等来了新冠、封关和国安法。
最近物价上涨,虽然政府也有不少现金补助,但都只能局限于无收入的家庭,有收入的家庭没份。不过这次轮到了普惠的一次,市役所给所有人都发了“商品券”。昨天下午邮递员把券送到了家里。
日本各大新闻电视台争相报道最近中国防疫乱象以及各地的抗议者的雄姿。
微博是早就不玩了的,现在基本上就是粪坑聚集地了,推特有账号,但一般也只是看看几个海外自媒体的发言,偶尔自己发几句也几乎无人回应,所以意思不大。自从马斯克收购推特之后,网上就有一种“推特要倒闭”的传言,后来在某论坛看到长毛象这种去中心化的微博系统,就注册了一个玩,目前已经用了两周,感觉不错,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