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辈人在上小学和中学时互联网还是个稀罕物,所以背古诗只能以教科书为准,久而久之就把它当成了唯一的真理。现在不一样了,可以从网络上查到一些古籍。不知现在的孩子会去查吗?
古籍查询方法
不少古代著名诗人都有自己的“诗集”或者“文集”,相对来说可行度较高。下面列举一些:
唐朝
作者 | 著作名称 |
---|---|
李白 | 李太白文集 |
杜甫 | 杜工部集 |
王维 | 王右丞集笺注 |
白居易 | 白氏长庆集 |
孟浩然 | 孟浩然集 |
柳宗元 | 柳河东集 |
王勃 | 王子安集 |
张九龄 | 曲江集 |
齐己 | 白莲集 |
杜牧 | 樊川文集 |
刘禹锡 | 刘禹锡文集 |
张籍 | 张司业集 |
韩愈 | 昌黎先生集 |
高适 | 高常侍集 |
孟郊 | 孟东野诗集 |
骆宾王 | 骆宾王文集 |
宋朝
作者 | 著作名称 |
---|---|
王安石 | 临川集 或 王安石全集 |
李清照 | 漱玉词 |
杨万里 | 诚斋集 |
苏轼 | 东坡全集 或 东坡词 |
陆游 | 剑南诗稿 或 渭南文集 |
欧阳修 | 欧阳文忠公集 |
文天祥 | 文山集 |
范成大 | 石湖诗集 |
柳永 | 乐章集 |
秦观 | 淮海集 |
辛弃疾 | 稼轩长短句 |
岳飞 | 岳忠武王集 |
晏殊 | 珠玉词 |
姜夔 | 白石道人歌曲 |
查找古籍扫描件的方法
访问网站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搜索该作者对应的书名,然后输入诗句的若干文字(因为古籍是繁体字,所以要搜索笔画少的那种),就可以查到。
当然有些诗人比较惨,比如李商隐就没有什么著名的文集留下来,这种诗一般只能去《全唐诗》这种二手资料里查,准确性自然不如一手资料,这里就不讨论了。
下面就按作者来逐一介绍。
唐朝
李白
《静夜思》
这是最著名的悬案,以至于百度百科里都写进来了。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太白文集》里却是这样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关于这点,网上不少人的评论是《李太白文集》那个版本正确,因为总共20个字,现在“背”的版本出现两个“明月”,过于重复。有时我甚至在想是否后人把它和《月下独酌》里面的“举杯邀明月”混在一起了,导致传抄笔误?顺便提一下:日本学生的语文课也会学少部分中国古诗,《静夜思》是其中之一,采用的是《李太白文集》的版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太白文集》里却是这样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相关讨论可参见此处。
《金陵酒肆留别》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太白文集》里却是这样的:
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在此处还看到一个两者的杂交版。
《早发白帝城》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太白文集》里却是这样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目前没有看到进一步讨论,不过查阅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另一个版本的《李太白文集》,也是一样的结果,说明原文确实就是“啼不尽”。
《望天门山》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太白文集》里却是这样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讨论可以参见此处。
《望庐山瀑布》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太白文集》里却是这样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长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关讨论参见此处。明显“长”川更对。另外日本的版本也是“长川”。如下图。
李鬼《夜宿山寺》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然而这可能是李鬼!《李太白文集》里面没有这首诗,只有在某些附注里面提到这么几句:
夜宿峰顶寺,举手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种“李鬼”建议放弃吧!
王维
《相思》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右丞集笺注》里却是这样的: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关于“春”还是“秋”,讨论可见此处,据说“秋”才是对的。至于“愿”还是“劝”,好像大家都混着用,当成通假字了?不过日本的版本还是保留了“春”。
李鬼《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无法在《王右丞集》里面找到❗️基本可以断定不是王维写的,连百度百科都已经改掉了,就是不知道那些坑人的教科书改掉了没有?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氏长庆集》里却是这样的: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首诗之一!泪奔……关于是“贾”还是“古”讨论参见此处。
齐己
《早梅》
我小时候背的是: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白莲集》里却是这样的: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
目前没看到有什么讨论。也查找了其他版本,原文还是“映”(春台)。
杜牧
李鬼《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崩溃了,这首诗无法在杜牧的《樊川文集》里面找到❗️所以这李鬼也是众说纷纭。可能就是无名氏写的。
崔顥
《黄鹤楼》(存疑)
特意谈谈这首号称为“唐人七律第一”的《黄鹤楼》,由于作者崔颢本人没有留下著名的诗集,所以资料都是二手的,包括《全唐诗》、《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还有一个版本则是这样的: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有意思的是由于这首诗太著名,虽然没有崔颢本人原稿,大家还是想研究到底是“黄鹤”还是“白云”,比如金圣叹。不过日本的版本还是保留了“黄鹤”。
王之涣
《凉州词》(高度存疑)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还有一个版本则是这样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春风”版本出自《唐诗三百首》。“春光”版本则出自《御定全唐诗》,见下图(合起来看,在中间部分)
和崔颢的《黄鹤楼》一样,因为王之涣没有个人诗集留下来,所以这也是“存疑”。但是日本的书籍用的是和《御定全唐诗》版本一致的“春光”,而不是我们平时背的“春风”,如下图。另外国内也有一些文章用“春光”,例一和例二。
宋朝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临川集》里却是这样的: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里尴尬的地方在于,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古籍版本是用“又绿”的,全部都是“自绿”。现在已经有人在讨论了。
苏轼
《题西林壁》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东坡全集》里却是这样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无一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还没有找到古籍版本是写“各不同”的。不过意思差不多,也罢。讨论参见此处。日本的版本保留了“各不同”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存疑)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剑南诗稿》里却是这样的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黄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不过有人指出这是因为乾隆皇帝在搞鬼,说讨厌“胡”字所以瞎改。但问题是同样陆游的词《诉衷情》(也是乾隆朝的《四库全书》整理)里面就有“胡未灭”的字样就没改。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子的: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但《欧阳文忠公集》里却是这样的: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不过关于这个版本,网上也有。参见此处。
文天祥
《过零丁洋》
我们平时背的是这样的: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山先生全集》里却是这样的: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据说“浮沉”一词来源于《崖山志》,但是网上没有扫描版所以不好判断。另外民国有个名人“邵飘萍”,飘萍为号,据说就是来自“身世飘摇雨打萍”的意思。日本的版本用的是“飘摇”,如下图。
个人的一些感想
唐诗的差异全部来自于《唐诗三百首》,可见我们的教材是完全照搬《唐诗三百首》的。宋诗和宋词的差异则不明(因为没有宋诗三百首),不过宋词的稳定性明显好于唐诗,只有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一例而已。
我们背了二三十年,很多句子早就固化在脑子里想改也很难,如果自己的孩子也感兴趣的话,注意引导,多给他看看古籍,不但能认识古代的字体,而且也可以学者了解一下词语为什么变化了、变化得是否合理,这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最近我也在整理《千字文》,给准备上小学的儿子背诵。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让他用粤语背诵。
厉害????
粤语下面也有很多分支,不知阁下选择哪一种进行所谓的背诵 ????
您好,因为粤语没有书面材料,所以我也没法确定啊
涨见识了,知识和音乐无国界
這篇是精品 ➡ 須收藏!
古人寫詩詞,那肯定是字斟句酙的,但是即便是「原著」,也不是完全只有一個版本。比如《黄鸙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下面寫「一作映」,到底是「影」還是「映」就沒個準了。
額外標註了「一作XXX」的、並且能與我們現在背的版本對上的,我就沒有算進去。我列的是沒有標註的內容。
“原著”的定义
不少古代著名诗人都有自己的“诗集”或者“文集”,毫无疑问这就是自己作品的“原著”。
建议作者了解下所说的「原著」是怎么形成的。
你妄下断言是背错了,只能说明你有一定的思考,但不多。
因为你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原著他真的是原版吗?
是留下来的孤本?是留下来的多个比较权威的版本?这些残留的古籍他又是什么时候制作的?他们做的时候听到的就是原版吗
使用粤语被背千字文的不知道意义何在
“连百度百科都已经改掉了” ,建议不要用百度百科作为证据
还有人说《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写的,所以啥事真正的史实谁都不知道。不是专家学者也不必纠结,流传哪个就用哪个吧 ????
查了维基百科,并没有其他作者的描述
搞不好这些“修订”,清朝皇帝做了很大的“贡献”。
博主,可以说下日本排核废水对你的影响和你的想法吗? ????
没有任何影响哦
啊…… 原来这么多著名的诗篇都有谬误或者干脆是李鬼所作……
其实是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收录出现偏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