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登陆广东,珠三角大部被10级风圈覆盖。借此图存档。

2月8日:从北京事业单位离职。人事告知:按照单位规定,离职者必须把户口和档案迁出,然后给了我户口卡、集体户口本首页(有效期3个月)和档案
2月26日:深圳入职(民营企业)。
3月15日:公司发了第一笔工资,交社保。
3月25日:社保系统里有记录,可以办理人才引进。填好了人才引进系统之后,问公司人事小MM:单位集体户能挂靠户口吗?人事小MM说:sorry,单位没有集体户口,我们都是挂在人才机构的,你也找个人才机构吧。
3月25-30日:跑了外企德科和对外劳动公司两个人事代理机构,被拒,被告知需要7个月社保,否则不给办。当时还和里面的办事员大哥大姐争执了一番。
现在互联网资源多了,有人居然制作了十几年前的高考卷pdf版
五年前的今天,浙江某县,不热,刚下过一场倾盆大雨,所以天气就不用愁了。
第一场是语文,心理素质不够强硬的人可能会被吓住:第1题就和以往的不一样了。
以往的第一题是给出四个选项,每个选项中列出4个词语的注音,选全部正确或有错误的一项。第二题也是给出四个选项,但每个选项中列出4个词语,也是选全部正确或有错误的一项。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是每个选项中给出了一句话,里面有注音,可能还有错别字,选择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一下子由“词”变“句”,还好我稳住了,没被它吓倒。
在所有科目中,语文算是最不稳定的,它的随机因素太强了。然而今天我再去回望这份试卷时,倒是感觉异常轻快:原因也很简单呵——年级大了,阅历丰富了,那些阅读文章里的中心思想、意义什么都自然而然都明白了。作文话题是“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一个来自语文教科书里面的题目,所以还算好写,比今天刚爆出来的什么“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要好写哦。 🙂
第二场是理科综合,这是唯一一场全国统一命题的,也是分值最高,考好了可以笑傲江湖的,考砸了可以拉垮全局的。
发下答题卡来,看看最后两道生物题,就知道情况不妙:以往生物题都是简单的填空题,大家都习惯把生物看作理综的最简单部分。所以,选择题按照生物-化学-物理排列,非选择题按照物理-化学-生物顺序做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但这次,最后两道生物题都不简单:一道是光合作用,一道是遗传育种,两道扬扬洒洒的实验设计大题,每题都留了好几十行空白,几乎就是两篇小作文。
有人说李四光生前曾预言中国将会发生大地震的四个地方:邢台、唐山、四川、临沂。且不说他是否真的“准确”地预测了这四个地点(其实是没那么精确的),但位于华东地区的郯庐断裂带真的已经开始揪住我们的心了,不仅仅是地质学家,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得时刻关注着。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危险”断裂带的存在,我还不知道“郯”这个字该怎么读呢!这个字读“tán”,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的缩写。另外一个地方,“庐”,是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合肥市庐江县的简称。读过《孔雀东南飞》的人对于“庐江”这个地名一定不陌生。
1668年,即清朝康熙年间,郯城发生了8.5级特大地震,死亡5万余人。震感范围覆盖了整个中国东部。
此后,郯庐断裂带似乎进入了一个平静期。
1975年,位于该断裂带北延区的辽宁海城发生7.5级地震。而一向被认为最活跃的郯庐断裂带中段还在沉寂中……
400多年后,它会不会再次复活?
今天,这条断裂带周围已经形成了多个百万人口大都市,一旦大地“愤怒爆发”,徐州、合肥、南京、青岛乃至上海都未必能够幸免。
我的生日便是清明节,准确地说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古称“寒食节”。在不少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很吉祥的节日,有朋友甚至感叹:这是唯一一个不能祝好友节日快乐的日子啊!
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如今的清明更多的是意味着赏春踏青的大好时光。虽说2月5日即“立春”,3月21日即“春分”,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来说,直到清明才是真正百花齐放的阳春时节。
清明节隐藏着一个很深的玄机:我们知道我国大部分传统节日都是按照农历的日期来确定的,如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但也有那么少数几个传统节日却是按照公历日期来定的,清明节就是其中的一个。记得去年清明节我和朋友这么说时,他们“一百个不相信”。直到我拿出手机上的日历给他们看时,他们不得不信服了: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在公历的4月4日~6日之间,而农历却是不确定的。不过,公历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引入我国,而清明节却是在奴隶社会末期就有了。那么以前人们是怎么计算出清明节的日期的呢?呵呵,不清楚。
今年是我来到世界上的第22个年头,恰巧又是阴历生日和阳历生日十分接近的日子(这在每10年左右会出现一次),阴历生日那天领到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合格证书》,阳历生日那天拿到了第一份家教工资💰 。
四月还有两件值得自己纪念的事:我接触Ubuntu一周年,我搭建博客0.5周年。我将会抽时间好好纪念一下……
假如我能捧起一本鲁迅或金庸的小说,或者小驼书来看,不会看累的。关键是这几天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得看《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所以就有点累了。
中国的好多文科教材(其实准确的说是所有的教材)都有这个毛病:不喜欢摆事实,喜欢讲道理;不喜欢画图,喜欢写文字;不喜欢说俗话,喜欢讲官话;不喜欢白描,喜欢铺叙排比。
我就举几个例子,这样晚上躺在床上我还能用手机开着博客把这些内容背下来: